▲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!
当你在上下班的路上或是健身房里,看到有人戴着耳机,时而微笑、时而皱眉、时而陶醉,甚至忍俊不禁,那么他很可能在听播客。
近年来,中文播客异军突起,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交方式,尤其在年轻群体中“圈粉”,听播客、录播客也正成为一些年轻人热衷的潮流。那么,什么是播客?它是如何吸引年轻人的?又给音频世界带来哪些启示?听众在Podfest China中文播客大会现场 图源:“上观新闻”微信公众号播客,即podcast,是iPod(便携式数字音乐播放器)与broadcast(广播)的合成词。资料显示,播客这一概念首次提出,是2004年时一名记者在《卫报》发表的《听觉革命:在线广播遍地开花》一文中,此后一名广播人开通了世界上第一个播客网站“每日源代码”,这被认为是播客正式诞生的标志。2020年,中文播客迎来井喷式发展,节目数量首次突破1万档,紧接着便进入高速增长期。有数据显示,2022年中文播客听众规模超1亿人次,据预测,2023年到2024年间,中文播客的消费规模会保持年均15.8%的增长,增速位居全球之首。那么,在注意力稀缺而表达欲爆棚的今天,动辄就要个把小时的聊天式播客,是如何形成这么大的用户规模的呢?笔者认为,最重要的是用户有需求。获取信息的需求。中国有句古话:活到老,学到老。比起传统电台、易上瘾的短视频和网络付费内容,许多已经厌倦了算法推荐的年轻人将播客作为逃离信息茧房、获取知识增量的一个选项。比如某播客平台上订阅数居首位的一档节目,主播们会就不同书籍展开交流与分享,虽然节目时间大多长达80分钟以上,却依然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。情感陪伴的需求。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,让不少年轻人深陷压力和焦虑之中,播客恰巧提供了一份情感慰藉、一个情绪出口。比如,一档叫作“谐星聊天会”的播客节目,单期正片平均播放量超过10万+,以“年龄增长的那些独特体验”这一期为例,年长女性的分享,让年轻女性的迷茫与不确定受到鼓励和包容,番外“来自姐姐们的生活感受”更是让不少听众直言感同身受。社交沟通的需求。“宅”和“社恐”是现在不少年轻人自嘲的标签,比起线下聚会,他们更愿意选择数字社交。播客以其个性化特质,让听者不断强化参与感、沉浸感,生发出彼此之间如朋友一般亲近的感觉,并与主播以及志同道合的“听友”建立情感联结。就像是一个避风港,这里聚集了相似的人、聊着共同的话题、有着互通的社交圈。除了用户有需求,技术发展提供的便利性也让播客走进更多生活场景。2012年,苹果推出播客应用程序,成为播客行业的转折点,无论何时何地,用户只需轻触手机就可收听想听的节目。而蓝牙耳机特别是降噪耳机的普及,使得用户即使是在地铁等嘈杂的环境中,也可以拥有一个安静的空间,收听变成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享受。此类良好的体验助推了播客的风靡。作为舶来品的播客,在国内经过10多年成长期,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。但在走向长红的路上,依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深思。比如,如何从小众走向大众?如果说短视频是热闹的广场舞,那么播客对年轻人来说,就是专属的隐秘角落。有用户画像显示,播客听众的核心人群是22岁至35岁的青年群体,集中分布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。但在更大范围的群体层面,播客目前似乎无力渗透和覆盖。在扩大受众的过程中,如何在守护好小而美的精致的同时获得更大发展空间,这是播客在实践中亟待破解的课题。再如,如何从良莠不齐走向“百花齐放”?从目前的播客市场来看,拔尖的还不多,大部分播客节目的收听数据比较有限;而头部播客一旦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,就很容易被模仿,同质化问题接踵而至。甚至有一些播客,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,在话题选择上存在打擦边球之嫌,不仅给网络管理带来新挑战,也让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。还如,如何从“为爱发电”走向可持续发展?商业平台要想获得长远发展,依靠“为爱发电”不是长久之计。目前播客最主要的盈利模式还是广告和付费收听。尽管从市场调查来看,大部分听众并没有因为自己喜欢的播客接了广告而产生抵触情绪,但受制于现有的用户规模、呈现形式等因素,播客变现难的问题并不容易破解,而无法有效盈利又会导致一些很有潜力的播客迫于生计无奈退出。有人说,播客从“节目”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。就像上世纪90年代的广播电台,有趣、深刻、引人入胜,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准时守在收音机前。尽管也面临困局,但播客显然为沉寂已久的音频世界带来了“第二春”。对于媒体尤其是广播电台来说,如何借鉴播客之长,与播客相互赋能,探究彼此困局的破解之道,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。这里,笔者想到三个词。高品质内容是刚需。播客的成长和爆发,看起来应了“天时地利人和”,但究其根本,是因为它提供了年轻人所需的优质内容。曾有播客主播分享自己听到一些头部播客后的感受:他们将播客创作当成纪录片创作,使用编剧思维,系统化地思考切入点、叙事方式、故事内容、氛围包装等,让听众有明确的记忆点。越是信息爆炸,优质的内容越是稀缺,对于产出内容的播客和媒体而言,始终要将内容这个立身之本牢牢握住。个性化人才是竞争力。不少播客之所以吸引人,离不开主播个人的风格和魅力,有的学识渊博、博古通今;有的亲和力强,让人敞开心扉;有的善于共情,能体会听众的喜怒哀乐;还有的十分幽默,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。
现在的年轻人被称为“平视世界的一代”,灌输式的传播、千篇一律的面孔无法打动他们。媒体缺的并不是人才,而是对人才个性的发掘,以及“因材施教”式的培养和包装;于个人来说,媒体工作是要时时走在社会最前沿的,终生学习才能和各个时代的听众到达“同一频率”。差异化互补是出路。当下,媒体人也是国内播客的重要玩家,一些知名媒体人有自己的播客节目,并且影响力很大。入局播客,媒体有优势,如内容资源多、把关机制成熟、制作能力强、人员更专业等。
近年来,各级各类传统媒体纷纷围绕自身定位开设播客,像《三联生活周刊》、财新传媒等,都推出了深度类的音频节目,同时也牵引着自身的数智化转型。背靠媒体的平台和影响力,播客从小众走向大众也会更为便利和顺畅,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盈利困难、质量参差等问题。我们期待,播客叫醒的不仅仅是年轻人的耳朵,还有不少仍在寻找出路的媒体。
点击下方图片或者“阅读原文”,
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
声明:稿件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